查看原文
其他

陈聪琳:“我还是会选择那种滚烫的人生”

枣子团队 四川农业大学 2022-07-21




从河南到成都

一千二百多公里的奔赴

在不断追逐和实践的路上

陈聪琳用四载岁月给了自己满意答复




陈聪琳

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2018级本科生


科研的“不归路” 

喜欢水清木华的南方,向往烟火村落的绿色生态,对林间芬芳情有独钟,让陈聪琳选择了离家乡千里之外的四川成都,并且录取到自己的第一志愿:四川农业大学。在这里,怀揣着对前路的懵懂和对大学生活的向往,陈聪琳走上了属于自己的科研“不归路”。


一千多个日夜的坚守,连续三年必修加权、综测专业第一,第二课堂成绩全院第一,累计发表或录用CSCD十一篇,获得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参加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分别获得:优秀奖和入围奖等三十多项荣誉。在满满的成就面前,她没有骄傲自满,反而更加热爱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水土保持和荒漠化防治单从字面意思看跟环境有关,在大二专业课上我发现这之中不仅要学习水土保持,还要学习从没接触过的工程制图、方案编制和CAD等一些软件的运用。”但是陈聪琳没有逃避新课程,而是选择去直击挑战。能够熟练运用的课程软件和完成度较高的课程,也为她打开科研路上的第一扇大门。



高压下重来的勇气 

大一起,陈聪琳就在实验室进行学习,跟在师兄师姐后面学习写论文,谈论到自己如此早进实验室的“奇遇”她只觉得自己幸运:“大一期末考试的好成绩以及作为班委的认真负责,让我的导师看到了我。选择我进实验小组。”尽管大一就已经写了不少论文,但是在大三参加夏令营时的论文写作,依旧让陈聪琳记忆犹新。


大三参加夏令营的考核结果是能否成功保研的关键,成绩固然是最重要的,但是如果有一篇已发且较有影响力的论文无疑是锦上添花。但是陈聪琳却沉默了,她害怕自己做不好:论文的选题是师姐曾经写过的选题再加上研究对象是人工林,许多专家对此抱有一些质疑。实验问题重重,更是雪上加霜。秋色梧桐,微风徐来。可是这风却有能刺进人们骨缝里的寒,也同样浇灭了她内心的火苗,一次次暗夜下的坚守换来的是一次次的退稿。日期的逐渐逼近,原先那些不服输的冲劲消失殆尽。她着急如同热锅蚂蚁,却无从下手。固有的思维使她无法创新出属于她自己的作品,专家的深究让她无法完美合理回答,深深的无力感和挫败感迎面袭来。


“那个时候真的处于高压之下,临近崩溃边缘。当时郝老师真的给了我很大的鼓励,是对我的肯定也帮助我抚平心态。她总说:“你这么努力结果肯定不会差。”导师的鼓舞给了陈聪琳莫大的底气与力量让她能够有勇气一次次重新来过。通过细致的实地考察让她发现了创新的立足点,相较于之前对高速防护林巨桉的经营管理对策的侧重研究,陈聪琳在查阅相关文献后切换立意角度将注意点聚焦在林下灌草方面。追根溯源,核查数据,比对原始数据,在记录和探索中发现了不同密度物种之间变化规律、一些重点优势物种是如何调节自身生长对策,以及在路域环境背景下,它们如何体现生态适应性并且能够与环境相互作用,形成一个较完好的路域植物被格局来维持一个较高物种的多样性。处理数据和制作图表方面陈聪琳也做出了一定的改进,不在一味地循规蹈矩的使用传统制图方式,甚至在相关分析这一步作出创新大胆使用冗余分析。凭借着一股拼劲,一遍遍完善自己的论文,最终她在答辩环节赢得了专家们的认可。



后来论文成功发表,同时保研中科院植物所成功的陈聪琳回忆起影响最深的夜晚:“当时第二天要去夹金山进行科学调研,当天晚上我在最后复查准备的夏令营的材料,在这之前我几天彻夜不眠地修改论文。但是交完材料的瞬间觉得自己头脑十分清醒。”那晚的阿坝有了蔼蔼暮雪,雪花覆盖下,世界的突然寂静让陈聪琳头脑中的“思维”汹涌着,“科研只能靠自己,要学会自主思考、自主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掌握打破惯性思维的能力,才能于细微毫末之间发现华点。


科研之余陈聪琳为了锻炼自己的综合实力积极参加比赛,参加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她时刻谨记张云奇老师反复对她说过的话:“要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以学农,知农,爱农,兴农为己任,不忘初心。”陈聪琳也秉持着“实干奋斗,求实创新”的初心在实践中不断履行着水保川农人的责任。



你的职责是平整土地,

而非焦虑时光


陈聪琳自己带领团队“梓林之声,水保践行”与相关部门了解成都绕城高速防护林桉树的发展情况,同旁边的住户交谈,了解防护林的经过与历史。她将调研报告以新闻的形式,结合了新时代的生态防护和自己的研究思考,让更多人了解防护林,使它有了更大的效益。寒暑假之时陈聪琳作为三个专业的党支部书记,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带领成员在站西村进行全方位的调研与红色实践。让乡村模范事例飞到远方,去到真正需要帮助的乡村。


“年轻人,你的职责是平整土地,而非焦虑时光。”陈聪琳不能准确描述未来的道路选择,学习三年日语的她还是希望有机会可以到不同国家,了解不同文化,去体验别样的生活。陈聪琳面对不确定的未来从未迷茫,她更想珍惜每一天的每一瞬间,努力前行每一步。


收到中科院植物所的录取通知书后,陈聪琳大脑紧绷的弦小心翼翼的旋松。细细品味大学生活,她收获了甜味的成功与苦涩的泪水,但她更多欣慰于寻找到了值得期待的远方——科研路。


“我还是会选择那种滚烫的人生


“虽然辛苦,我还是会选择那种滚烫的人生。”提及三年充实的学习陈聪琳发自内心感叹道:“川农像是一个大的跳跳板,是一个给我展现自我,发掘自己能力并且让我结识更多优秀人物的巨大平台。”奔月者不惧曜夜,寻芳者不畏荆棘。大学四年坚持走过来的艰难科研路最终拥抱了这个不服输的北方女孩。而她,将一直走在科研路上,前有坦途,后有倒影。不惧疾风,无问西东。




往期推荐
全国、全省表彰!川农青年好样的!433人,优秀!

快看!5.1放假及校园管控最新消息


图片 | 杜小明 赵奕然

文字 | 吴阳

编辑 | 杨昳玥

责编 | 谢洋


点亮“在看”,祝大家都能找到人生方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